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巧兔教学 > 儿童教育 >

为什么说家长的唠叨,可能就是孩子叛逆的源头?-ag真人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22 08:55 作者:沈岑 点击: 【 字体:

为什么说家长的唠叨,可能就是孩子叛逆的源头??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下面,巧兔教学的小编兔兔就来大家普及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说家长的唠叨,可能就是孩子叛逆的源头?1

展开全部


家长不断地去唠叨一件事情。那么对孩子性格也是有影响的。

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和孩子的沟通能力。可能会导致孩子任性不听话,等等。所以都需要家长正确的去引导才行。

为什么说家长的唠叨,可能就是孩子叛逆的源头?2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很多父母都知道打骂是不对的,于是就用自认为比较温和的唠叨来试图让孩子纠正行为。

但事实上很可能家长的唠叨就是孩子叛逆的源头,再管用的道理,说上十遍二十遍对于孩子来说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了,何况大多数的父母唠叨的内容也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而是很普通的提醒而已。

面对那些谁都懂的道理,孩子是真的不懂吗?他们真的不明白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吗?那为什么会再三做错呢?

事实上之所以孩子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有可能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引起家长的重视,他们需要冲突来获得存在感和认同感,尽管这样的认同以伤害亲子关系为代价,以父母和自己争吵为条件,孩子还是会不惜使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家长的目光。

但他们同时又很矛盾,即希望家长能够管住自己,但真的等父母提出了要求,又不愿意合作。



家长的唠叨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因为他们不相信孩子能够做好,所以才会反复强调自己的命令,用以确保孩子能按照自己说的做。

唠叨其实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行为,在没有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下,只靠自己的想象就觉得他们一定会做不好,所以才会反复确认,而这种不信任和不了解对于孩子来说内心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其实远比大人想象得要强,之所以会唠叨就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能力有质疑,觉得自己不提醒一下他们就不能做好。

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认可,唠叨则是不认可的行为表现, 并且唠叨一天不知道要说多少遍,时间长了不仅孩子会觉得厌烦,关键是会对家长真正的教诲也产生逆反情绪,从而让教育没有办法一直进行下去。

家长不能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自律,但又一方面没有办法停下自己参与孩子日常活动的行为,即使不是真的出手,但从语言上的反复唠叨其实就是一种不信任的表现。



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教育研究者让平均在14岁左右的青少年听两段30秒妈妈批评他们的录音,同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在妈妈无休止的唠叨面前,青少年大脑中与负面情绪相关的区域,变得异常活跃,而与情绪控制的相关区域,则活动减弱。

研究学者因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青少年大脑会在唠叨的过程中关闭社交过程。’大脑中换位思考的区域活动量明显减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父母唠叨的时候反而会激化矛盾,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根本不想要理解家长的想法,甚至会厌恶。

父母的唠叨体现出来的无非就是对孩子的不放心,想要通过语言的方式去提醒他们,但大部分都是说教和指责,全部都是负面的词汇和抱怨的语气,试想一下在工作场合中,如果我们自己身边的同事总是用这样的语气互相沟通,一定会问题不断,根本没有办法顺利进行工作。

居高临下的态度会让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自信心,让一心想要向父母证明自己已经长大的孩子十分厌烦。

更重要的是唠叨会把父母的焦虑和压力无形中传递给孩子,长期被唠叨的他们无处可逃,最终将这些焦虑内化成压力,从而出现一些情绪障碍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心理疾病。这样原本应该是自己坚强支持者的父母,原本应该是避风港的家庭却成为了孩子想要逃离的地方。



其实想要避免唠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父母只要遵循一些原则,就能改善自己喜欢唠叨的习惯。

1. 重要的事情只说一遍

不管什么样的命令,说一遍就足够了,孩子不聋也不傻,他们的记忆力也没有问题,不需要反复强调。

唠叨是语言中最无效的行为之一,重复的越多反而让内容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

2. 用做代替说

想要让孩子做什么,家长只需要做出来而不要只靠嘴下命令,比如说希望孩子能够准时起床,父母自己就要在休息日也不要睡懒觉。希望孩子能多看书,自己就要在有空的时候放下手机,拿起书籍阅读。

以身作则永远要比口说无凭的唠叨更有教育意义,不管多大的孩子他们永远都会把父母的行为看在眼中,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下意识的追随并且模仿。



3. 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父母之所以喜欢唠叨,就是因为太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放在心上了,的确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但是那并不代表家长有了孩子之后就忽视了对自己成长和提升的需求。

越是有了孩子就越要分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去努力提升自己,只有家长优秀了,孩子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父母提升了自己,心境和态度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会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中,孩子自然能够感受得到,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家长有自己的追求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家长不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他们身上,无形中压力就会减少很多,从而让孩子更加从容自由的成长。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父母的太过关注反而让原本出于好心的教育办了坏事,所以家长在每次想要将提醒说出口之前,先暂停几秒想一想有没有必要说然后再行动也不迟。

为什么说家长的唠叨,可能就是孩子叛逆的源头?3

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2.关心孩子内心感受,学会尊重孩子 3.啰啰嗦嗦的话,不如不说 4.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5.乐于分享你自己的感受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